首页 热点 宣气象传科普,访家乡助民兴

宣气象传科普,访家乡助民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防灾减灾和科普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同时加强气象科学知识相关普及,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第十五届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志愿者中国行巴中队于7月17日至19日赴家乡当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17日,志愿者们问访巴中市气象局。巴中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何俊峰同志首先对志愿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高度肯定本次志愿团队的成立以及活动的开展的目的及意义,他在开队仪式上讲到,鼓励志愿者团队利用专业知识和科普素材,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将气象科学知识传递给广大市民,提高他们的防灾能力。他还提出了未来巴中市气象事业的部分发展规划,希望通过提高全市民的科学素养来推动气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图为何俊峰同志主持召巴中队开队仪式 通讯员 李丹供图

接着工作人员引导志愿者们参观机构内部,并向他们介绍了气象科学的基本知识、气象预报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气候变化对社会的影响。其中参与活动包括体验实时演播、介绍伟大贡献人物、采访工作人员等,为志愿者们提供丰富的学习和体验机会,激发了志愿者们对气象事业的认同和兴趣。

图为巴中市气象局工作人员正在为到访的志愿者们科普气象知识 通讯员 李丹供图

最后志愿者们来到了巴中气象雷达站。参观期间,工作人员为志愿者们做了一次关于气象雷达的简要介绍。随后,又参观了雷达站的实际运行区域,亲眼目睹了气象雷达的工作过程和数据处理方式。通过与专业人士互动,志愿者们加深了对气象观测技术和气象预测方法的理解,也亲身感受到了现代气象科学的精密和复杂。

图为志愿者们参观气象雷达站 通讯员 李丹供图

7月18日,志愿者们在回风亭社区进行摆点宣传。志愿者们早早的来到社区准备宣传物资,包括制作帮助科普的手工工具、清点宣传手册、布置宣传摊点等,旨在将抽象的气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物体或模型,使得气象知识更加直观易懂。通过观察和操作手工工具,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气象现象、仪器和实验原理,从而提高对气象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图为志愿者们正在制作科普手工工具 通讯员 李丹供图

接着志愿者们来到社区广场开始正式摆点宣传,旨在通过科普气象防灾知识,增加居民对自然灾害的了解,提高其灾害防范意识。从而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能够做出正确的行动和决策至关重要,有助于减少灾害带来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图为志愿者们在回风亭社区新天地广场宣传摆点时合照通讯员 李丹供图

居民在宣传点前仔细阅读宣传资料,并与志愿者交流,志愿者们热情解答居民们的疑问,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理解,并提供相关的实用建议和应对技巧。

图为社区居民主动积极学习气象防灾减灾相关知识 通讯员 李丹供图

同时志愿者们使用前期准备的手工工具来帮助居民更为直观的理解学习气象知识。通过科普手工制作的展示和分享,可以利用多种传播渠道增加科普的范围和影响力,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提高科普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从而提高对气象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图为志愿者们使用手工工具为居民科普知识 通讯员 李丹供图

7月19日志愿者们下乡进行入户宣传。志愿者们深入田间,宣传气象科普防御知识。携宣传手册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农村居民展示和传达相关知识,帮助农村居民更好的理解气象知识,提升其科学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

图为志愿者深入田间入户宣传 通讯员 李丹供图

此次宣传活动的目的不只是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更是提高全国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通过实践行动发挥大学生在社会公益性事业中的引领作用。同时借助实践志愿者将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传递到广大地区,增加居民的科学知识之余,还提高了其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灾害的能力,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助力乡村振兴,为科普惠农和气象赋能贡献更大的力量!

作者:杨萌

上一篇重庆枫叶国际高中全攻略
下一篇 返回列表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